辟瘟疫与玉枢丹

世界史上,世界上的古文明如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毁灭最后一击都是瘟疫。在中华文明史上能毁灭文明的瘟疫也多次出现过,如东汉的“十室九空”;如金元······但中华医学最终战胜了瘟疫,使得中华文明得以延续。这其中,中华医学在关键时刻战胜疾病瘟疫的能力是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看看先贤们是用什么来战胜历史上的瘟疫的。


端午节,燃烧苍术,白芷,艾叶,用来驱邪消毒,已流传至今。

在道家,有玉枢丹(太乙紫金丹),又名“神仙解毒万病丸”、“神仙追毒丸”,乃道医之方且疗效神奇。此丹以救人为第一要务。特点是:断绝一切动物传播疾病,防护人的喉和肺,能解百毒、消痰浊、利水湿、醒脑开窍。


玉枢丹(太乙紫金丹),首次文献记载:宋代·王谬《百一选方》。



《外科精要》始称为紫金丹,但其组成较现代产品缺少雄黄、朱砂两药。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在王氏的基础上增加了上述两药。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又对其中五倍子的用量作了调整。《中国药典》从1963至1990年版以来均收载有玉枢丹(太乙紫金丹),并在顾氏基础上略为调整了雄黄、朱砂的用量。此方在《古今医鉴》、《麻科活人》、《活人方》、《医方类聚》、《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东医宝鉴》等书中又均有记载。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描述此丹能“解诸毒,疗诸疮,利关节,治百病,起死回生,不可尽述。凡居家远出,行兵动众,不可无此”。可见这药的功效多么神奇!


清代名医徐灵胎曰:“此秘药中之第一方也。用药之奇不可思议,乃诸毒邪气内外要方,无病不治。”此方之名贵,可推想而知。



“玉枢丹”治得何病?



1.“凡一切饮食药毒,蛊毒瘴气,河豚、土菌、死牛马等毒,并用凉水磨服一锭,或吐或利即愈”。只此一条就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

2.“痈疽发背,疔肿杨梅等,一切恶疮,风疹赤游,痔疮,并用凉水或酒磨涂,日数次,立消”。不论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只要带个“疮”字,都在“玉枢丹”的适应症范围内。

3.“阴阳二毒伤寒,狂乱瘟疫,喉痹喉风,并用冷水入薄荷汁数匙化下...泄泻痢下,霍乱绞肠沙,用薄荷汤下”。各种传染病统统拿下。

4.“心气痛并诸气,用淡酒化下。中风中气,口紧眼歪,五癫五痫,鬼邪鬼胎,筋挛骨痛,并暖酒下”。心脑血管病、癫痫、风湿类疾病都能治!

5.“自缢、溺水、鬼迷,心头温者,冷水磨灌之”。

6.“传尸痨瘵,凉水化服,取下恶物虫积为妙”。肺结核也不在话下。

7.“久近疟疾,将发时,东流水煎桃枝汤化服”。慢性疟疾小菜一碟。

8.“女人经闭,红花酒化服”。还能治妇科病。

9.“小儿惊风,五疳五痢,薄荷汤下”。儿科也没问题。

10.“头风头痛,酒研贴两太阳上。诸腹鼓胀,麦芽汤化下。风虫牙痛,酒磨涂之,亦吞少许。打扑伤损,松节煎酒下;汤火伤,毒蛇恶犬,一切虫伤,并冷水磨涂,仍服之。”这些小病都可以用“玉枢丹”。


无论内外还是妇儿,无论常见病还是危重症,无论传染病还是生活方式病,无论物理损伤还是微生物感染,中药至尊,万病解毒;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方歌:太乙紫金诸疮毒,疔肿痈疡皆可除。雄朱倍麝千金子,红芽大戢山慈姑。



此方组合为:山慈菇,五倍子,千金子霜,红芽大戟,朱砂粉,雄黄粉,麝香


山慈菇: 

【性味】 甘、微辛,凉。

【归经】 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


【各家论述】 

1.《本草新编》:山慈姑,玉枢丹中为君,可治怪病。大约怪病多起于痰,山慈姑正消痰之药,治痰而怪病自除也。或疑山慈姑非消痰之药,乃散毒之药也。不知毒之未成者为痰,而痰之已结者为毒,是痰与毒,正未可二视也。

2.《本草正义》:山慈姑之名,始见于《嘉佑本草》,然陈藏器《拾遗》已有之,则名金灯,即其花也。能散坚消结,化痰解毒,其力颇峻,故诸家以为有小毒,并不以为内服之药。至王谬《百一选方》,乃有太乙紫金丹,亦名玉枢丹,外证可敷,内证可服,其效最捷。则以合大戟、千金子霜、麝香,皆通利迅疾之品,所以行驶极速,取效眉睫。而病重者连服之,则必利下,是以攻逐恶物为专职,药力之猛烈可知。此皆用以荡涤肠胃,驱除积垢,以减邪毒凭陵之势,亦非能通行百脉,消除皮里膜外之坚积也。且气味俱淡,以质为用,所以古来未入煎剂,近人有用入煎方,以为消积攻坚之法,如瘰疬痞积之类皆喜用之,而不能取效者,则以此物止能直下,而不能旁行,其力虽峻,而无宣络通经之性,何能行于肢体脉络。肠胃之病,如食积气滞,胸脘不舒,服玉枢丹少许,则顷刻即效。此中微义,亦可深长思矣。

3.《本草拾遗》:主痈肿疮瘘,瘰疬结核等,醋磨敷之,亦除皯。

4.《滇南本草》: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治毒疮,攻痈疽,敷诸疮肿毒,有脓者溃,无脓者消。

5.《纲目》:主疔肿,攻毒破皮。解诸毒,蛇虫、狂犬伤。

6.《本草再新》:治烦热痰火,疮疔痧痘,瘰疬结核。杀诸虫毒。

7.《国药的药理学》:为粘滑药。用于呕吐下痢等。"



五倍子:

性味酸、涩,寒。

归经归肺、大肠、肾经。

功能主治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千金子霜: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肝、肾、大肠经。

【功效】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外用疗癣蚀疣。

【主治】用于二便不通,水肿,痰饮,积滞胀满,血瘀经闭;外治顽癣,赘疣等病症的治疗。

 

红芽大戟:

【性味】 苦、寒,有小毒

【归经】 入肺、脾、肾经

【功效】功在泻水逐饮,解毒散结。

【主治】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麝香: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入心、脾、肝经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癓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

 

朱砂:

【性味】 甘,微寒。

【归经】 归心经

【功效】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

【主治】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

 

雄黄:

【性味】辛苦,温,有毒

【归经】 入心、肝、胃经

【功效】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主治】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缠腰蛇丹,破伤风,蛇虫蟹伤,腋臭,哮喘,喉痹,惊痫,痔瘘。

2020/12/30 13:11:06 通过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