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文字与内心
每个人内心世界存在的全是文字,可以说,文字是精神思想的载体。破译文字密码,即是破译文字的“生命密码”,从而探寻地球人的“生命意义”。
心经的心。
《心经》,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简称。通常被认为写于西元前1世纪。《般若心经》和诸部般若,是佛陀在二转无相法轮时所宣讲。全经只有260字,言简而义丰,词寡而旨深,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玄奘 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的智慧,蕴含在一个个文字里,所以,从文字本身的角度,从认字到识字,方能精确解读《心经》。
下面,我们先解一解《心经》的“心”字。心字属于xin音族
xin音族定音:源于古代“扎纸行”,扔一沓纸钱的声音是xin(也是xing)。
心字定形:“心”字是对“判刑”的“刑”字场景的继续描写,因为剐刑的最后一刀就是剜心。“左右撇捺”代表刽子手在犯人心脏处左右切开肋骨;“匕”字局部代表匕首,也代表刽子手端着一只碗的手型,其目的是接住剜心后掉落出来的心脏;“中间一点”代表剜心。
篆体字里是一个男性雄器官的造型,下面还有一条线,指向女子雌器官。显然,篆体字里说的“心”也指女子雌器官口。雌器官里面是空的,所以叫“空心”。雌器官口外面有一层“唇”,就像心脏外面还有一层心包,二者很像。
当婴儿从雌器官露头时,此时的定格造型就像金元宝,露头的婴儿头顶这个位置叫囟门,所以,“心”字也有囟门之意,可以理解为大脑。
综上所述,“心”字有三个意思:一是大脑;二是心脏;三是雌器官。也就是说,“心”有上、中、下三心,上心是大脑,中心是心脏,下心是雌器官。这是物质世界的“肉身三心”,分别驻着精神世界的“灵魂魄”,上心驻“灵”,中心驻“魂”,下心驻“魄”,“魄”还管辖着魑魅魍魉四种鬼。
在中文语境里肉身叫“你”,灵魂叫“我”。但“我”又是由七个领导组成,按照脊椎位置排列:位于颈椎的“我”是最高领导,叫“灵”;位于胸椎的“我”,叫“魂”;位于腰椎的“我”,叫“魄”;位于骶椎尾椎的“我”,叫“鬼”。鬼又分四种,分别叫“魑”“魅”“魍”“魉”。
魑魅魍魉活动的区域就是骨盆。如果一个人右侧卧,左腿上端有一块突出的骨头,这个点就叫“魉”,左腿屁股处也有一块突出的骨头,这个点叫“魍”。如果一个人左侧卧,右腿上端点就叫“魑”,右腿屁股高点就叫“魅”。 这是四种鬼的分布。
整个脊椎骨就像一支箭指向地下,骶椎骨像一个箭头,上面有八个洞,分左右排列各四个,如果套环,正好可以套四个,是“魑”“魅”“魍”“魉”的入口。最下端的尾椎骨,就像一个钻头的前端,是螺旋状的。
灵魂魄魑魅魍魉——这七个非物质组成了体内“北斗七星”。
天枢星、天璇星、天玑星、天权星组成 魁:;玉衡星、开阳星、摇光星组成杓。
其中,天权星的位置相当于脊椎上的大椎穴,大椎穴以上,天枢星、天璇星、天玑星、天权星,位于颈椎,主灵;大椎穴以下是脊柱,胸椎位置是玉衡星,主魂; 腰椎位置是开阳星,主魄;骶椎和尾椎位置是摇光星,主鬼。
从文字上可以看出,体内北斗七星只有灵字没有鬼字旁,于是我们就理解了上天的设计原理:
原来,人生就是鬼诱惑灵堕落的过程,就像骶椎骨箭头的指向。如果一个人顶住诱惑,就会使灵不惹尘埃实现升华,否则就会堕落进入地狱,进入畜生道的轮回。
换言之, 人的肉身就如一台车,名叫“你”;人的精神系统就是驾驶员,名叫“我”,但有七个驾驶员,分管不同区域。
有句成语叫“你死我活”,说的很对,肉身“你”一定要死在这个空间,精神“我”才可以活着去转世。 人这台车终会坠崖,坠崖对肉身而言就叫死,但坠崖前,七个驾驶员必须提前离开车辆,否则就会亡,灭亡,亡同无。有意思的是,逃离了,也叫亡,是逃跑的意思。
由七个驾驶员组成的“我”,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灵领导着六个鬼,但鬼也会经常造反夺权。从某种角度说,一灵六鬼之间的和平与战争,就是人生真谛。
神是天 ,灵是君或称天子, 魂是丞相, 魄是大将军, 魑魅魍魉是各省省长。
换言之,君王与文臣武将、各省省长之间的关系,就是北斗七星之间的关系。
灵和鬼有什么区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灵为公,鬼为私。
魂魄魑魅魍魉,这六个字里面都有鬼字旁,鬼字里面有一个厶字,繁体字“厶”同“私”,就是自私的意思。
于是我们知道了,抑制私欲私念就叫修行,因为灵的使命就是大公无私,鬼的使命是自私自利,于是,整整百年人生,实则就是公私之间的斗争,而公私之争就是灵鬼之争。
由此可知,生命的意义就是使“我”之“灵”升华;而修行的目的就是使“灵”不惹尘埃、不被魄鬼诱惑而堕落,最艰巨任务就是修好“我”之“魄鬼”,即“心”之下心,使之去私就公,升格为“灵我”而升华。
懂得生命玄学知识,懂得“心”字的三重境界,你就知道《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了。
《心经》描述的是释迦牟尼尚未成佛时打坐修行的所观、所感、所悟,特别是他发现:那么多骷髅 鬼魅饿死鬼都真实存在于人体下盘内部,都是因为人们在活着的时候不了解生命的真相和意义,颠倒梦想没有修行而导致堕入地狱。释迦牟尼发誓:要把真相告诉众生,度化他们远离愚昧进入修行,因为只有修行才会远离一切苦厄。类似的佛家誓言还有地藏王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所有的人,只有勘破体内“魄鬼”真相,修好“下心”,使之不断升格,和“上心”之“灵”合而为一,生命才得以真正升华。
行深波罗蜜,《心经》原是魄鬼经;
勘破复修行,《心经》即为灵我经。
解文字,学心经,觉生命,悟智慧,度苦厄,到彼岸。
---文生
2024/6/2 11:37:20 通过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