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油中医香疗介绍

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祝油是一种基于中医药理论的芳香疗法产品,它通过使用芳香药物或芳香精油,结合梳理人体十二经脉及腧穴的方法,以及六字诀服气法,来达到开窍安神、活络化瘀的效果。祝油的使用旨在提高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适用于多种健康问题,如缓解抑郁、改善睡眠等。


祝油的制作方法

祝油的制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选择高质量的草本精华,如8木兰精油、1薄荷油、6沉香油、3乳香油、5山茶油、7丁香、4艾叶油、9白术油、2没药精油等。
  2. 混合调配:将以上9种选定的草本按照九宫属性调配,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3. 加工处理:通过现代工艺进行加工处理,确保成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4. 封装保存:将调配好的祝油封装好,并注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祝油的使用方法

祝油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涂抹:将祝油涂抹在特定的穴位或皮肤上,如梳身、涂脐等。
  2. 嗅服:通过嗅闻祝油来达到开窍安神的效果。
  3. 吐纳:通过特定的呼吸方法(如祝油六字诀服气法吹嘘呼哧嘻呵)来增强效果。

祝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

祝油作为中医香疗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它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理论的核心思想,还融合了古代的导引养生学原理。通过使用祝油,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享受到健康带来的益处。




中医香疗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借助芳香物质所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治疗功效,达到预防、治疗或康复疾病的一种传统自然疗法。


中医香疗的起源于远古时期,原始人在烤火取暖、煮食防兽时,选用植物作燃料,发现植物的芳香气味被人闻吸后产生一些作用,在甲骨文中记录了芳香药物及中医香疗专职人员分工。在周代已有薰香、采香的习俗有采集香药的诗歌;春秋战国《离骚》中载有44种香草且大多可供药用;秦汉时期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香囊、熏炉中发现,内有辛夷、佩兰、茅香、花椒、肉桂等芳香类药物;华佗《中藏经》中记述了用绛囊盛安息香来防治时气、瘴疟等病;《神农本草经》芳香药物占10%左右;《黄帝内经》已能从方剂配伍、药性理论出发,运用芳香药物进行辨证论治;《太平圣惠方》中以香药命名的方剂如乳香丸、沉香散、没药丸、沉香丸等流传至今。方剂有粉剂,油剂,膏剂等 ,使用方法有涂法、擦法、敷法、扑法、吹法、含漱法、浴法,香熏法、香熨法、香佩法、香枕法等。中医香疗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



祝油遵循自然造化之道,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根据古方精选草本精华,用现代工艺配成祝油。


祝油芳香防护疗法遵循中医扶正、祛邪两大法则,主要由“芳香药物或芳香精油”和“梳理人体十二经脉及腧穴”以及“六字诀服气法”三大部分组成,其机理源于导引养生学“聚精、养气、存神、固阳”,“祝”起到心理导引功效,“油”发挥滋润肌肤的作用,”以祝调心,以油养形,一张一弛,调整意念”,具有“开窍安神、活络化瘀,引纳清和,辟浊却瘴,生香益良,提高人体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使用时依据上古医者所用祝术,循”以祝借力、正念驱疾、药石草本、心理导引“的秘方口诀,借助成分中芳香物质(乳香、木兰、丁香、没药、沉香等)所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治疗功效,借用自然能量,加强心念导引,激发身体潜能。手法上采用导引,按摩、抹鼻、涂脐、梳身、嗅服、吐纳等方式作用于局部或全身,梳通有利于刺激体表与穴位,增加渗透能力,畅通经络。达到滋润肌肤,防护关节,缓解抑郁,改善睡眠的功效。


祝油中医香疗是从中医药宝库中发掘出来的,自上古时代开始见证和诠释了中医药的历史和传承。制作技艺融古通今推陈出新,深深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延续着中医文化和多元化历史记忆,具有较高的人文历史价值和医学科学技术价值,对于研究中华文化具有深远意义。以古人之规矩,开今人之生面,今后祝油将弘扬青蒿素精神,拾草本精华、尊古法工艺、弘香疗文化,“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健康中国和人类福祉做出更多的贡献!

2023/11/21 13:14:21 通过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