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医学 祝油助力中药外治创新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今,中药现代化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离不开中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只有源源不断注入新元素,才能使中药发展经久不衰、焕发活力。

中药外治虽是迄今所知治疗疾病最早的方法,但事实是中药外治发展较为落后:虽剂型多样,但吸收受限;虽临床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模糊;虽成分提取方法多样,但多为粗提,缺乏有效成分的精制……与内服相比,外用研究和临床应用整体较少、层次较低。
祝油是对中药脂溶性成分的集中应用,将其以配伍的形式(外用为主)开发成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药外治的发展。此外,将有效成分限定在脂溶性成分的范围内,有利于外用机制的探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祝油的给药方式
香薰、吸人等可通过嗅觉刺激中枢神经递质、激素等的合成和分泌或通过鼻黏膜吸收发挥局部或整体治疗作用。涂法、敷法、擦法等可通过接触皮肤局部微吸收发挥局部治疗作用。
经口服用可通过吸收人血发挥整体治疗作用。但因祝油口服难吸收、刺激胃肠道,且可与体内的其他药物发生反应等而较少内服,故以外用为主。
祝油中药配方作为中药入药的一种新形式,具有中药外治独特的作用机制,即局部微作用(直接的治疗作用)、微循环(局部组织少量吸收,非人血)、微刺激(穴位、嗅觉、黏膜刺激),具有给药方便,可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对于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可及时终止给药、方便清除残余药物的优势。
祝油外用优势
祝油中药配方具有外用的独特优势:
1、对于皮肤科疾病和跌打损伤性疾病,可直接接触病变部位,有利于避免“外病”内治潜在的不良反应,实现“精准治疗”;
2、对于“内病”可在患者昏迷、呕吐、神志不清时外用给药,保证治疗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3、相对水溶性成分,祝油较易被皮肤或黏膜局部吸收,起效快,可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恶化。
由此可见,祝油可满足中药临床外用需求,有利于推动中药外治的发展,顺应中药创新性发展和系统性应用的潮流。
--中药祝油配方研发思路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病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蕴含独特的配伍规律,并非中药间简单的叠加。
一方面,对于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剂,可在考虑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前提下,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选择性地提取中药脂溶性成分(中药精油),随后进行配伍后药理药效的研究,确定最佳配伍比例,以最终服务于临床。
除临床有效方剂外,还可将名老中医医案、验方、民族药、中成药、经典方等中的配方作为配方精油组方的来源,取其精华(有效脂溶性成分),去其糟粕(无效或毒性成分),以保证中药配方精油组方来源的实用性,降低研究成本。
另一方面,中药配方精油组方的来源不能局限于已有方剂、医案和验方等,需要新元素的注入才能适应临床各式各样疾病的需求。在开创新的组方时,可依据“七情合和”和“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进行不同精油成分配伍后药理药效的研究,最终开发成药,应用于临床。
除应用于临床外,中药配方精油也可以开发成具有相应功效(降血脂、抗失眠、抗焦虑)的中药保健品,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或开发成化妆品(防止色素沉积、刺激表皮细胞新陈代谢、调控皮肤内环境、激活表皮细胞再生),应用于药妆产业,或开发成食品添加剂(抗氧化,抑制真菌、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应用于食品冷藏、运输或防腐行业。

--提取、分析技术发展
如今,精油的提取工艺不同芳香疗法初始时期,而是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提取、纯化、富集和加工工艺,并可长期储存。比较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
含量分析与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GC-MS )法、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GC-FID )法、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及液-质联用技术(LC-MS /MS)等。
--药理药效研究支撑
精油入药离不开实验室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研究,在提取工艺相当成熟的今天,中药精油的实验室研究也相当充分,为中药配方精油成为中药人药新形式提供了实验支撑。
此外,对于部分疗效确切的中药配方精油已进行相关专利的申请,如用于治疗单纯甲状腺肿的消瘿精油和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的止痒润肤精油等。
结语:
在中医药亟需创新的今天,祝油在芳香疗法的历史应用依据下,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在现今仪器设备、提取工艺、分离纯化技术的支撑下,在药理药效研究的推动下,必将助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022/11/17 15:12:29 通过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