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含玉咽津疗疾养生葆青春

肺渴谓燥热思饮。

唐 白居易 《东院》诗:“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含玉咽津》:“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

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於口中,盖藉其凉津沃肺也。”

宋 陆游 《初夏》诗:“ 闽川茶笼犹霑及,肺渴朝来顿欲苏。”



杨玉环含玉咽津的故事:

贵妃体态丰腴,最为怕热,每与君王饮酒作乐,尽兴方罢。酒致肺中积热,胸中烦满,口中干渴,常燥热难熬,谓之“上消”。盛夏之际,香汗淋漓,罗衣尽湿。贵妃尤嗜荔枝,久食便患热毒牙疼。每每疼痛难禁,御医调治,终不见效。玄宗遂宣旨遍求良方。有御史吉温奏道:“臣同里有富室朱氏,家藏一宝,名曰玉鱼,此物冰凉砭骨,夏日含于口中,即遍体清凉,止渴却烦;更有奇处,若牙疼,含玉鱼患处,疼痛即可痊愈”。唐玄宗闻奏大喜,急命中使驾八百里骏马,前往取之。不三日,中使回京复命,献上玉鱼,玄宗即携往后宫。时值贵妃牙疼正剧,急纳玉鱼口中,含于患处,即满口生津,清凉之气直透肺腑,霎时香汗尽收,牙疼即止,芳心大悦。玄宗遂传旨,赐御史吉温金20斤,以酬其功;赐朱氏帛3千疋,粟3千石,并荫其子千户。此后,贵妃常含玉鱼,用以凉津沃肺,助润清喉。   故有谚云:“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杨贵妃娇媚动人,美艳出众,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备受唐玄宗宠爱,每晚都要陪伴饮酒作乐,尽兴方罢。她本来就体态丰腴,最为怕热,加之饮酒过量,以致肺中积热,胸中烦满。口中干渴,常感燥热难熬。中医学上谓之“上消”,特别是一到盛夏,满身香汗淋漓,罗衣尽污。此妇嘴又很馋,尤嗜荔枝,常常荔枝不离口,时间一长,便中了荔枝热毒,损坏了牙齿,因而又患上了牙痛病。每当发作,痛得泪流满面,哭叫不止。御医调治,也没有效果。
    唐玄宗急得手足无措,只得宣旨遍求良方,有能治愈贵妃之疾者重赏。当下即有御史吉温奏道:“臣同里有富室朱氏,家藏一宝名曰玉鱼,此物冰凉砭骨,夏日将其含于口中,即觉遍体清凉,止渴却烦。更有一奇特之处,若遇牙痛,将玉鱼贴近患处,即刻可止”。唐玄宗闻奏大喜,急命中使乘八百里之骏。日夜兼程前往。不出三日,中使回京复命,献上玉鱼。玄宗即携往后宫。时值仲夏,天气酷热,贵妃牙痛正剧,忙接过玉鱼,急纳口中,含于患处,即满口生津,随即咽下,一股清凉之气直透肺腑,霎时香汗尽收,牙痛即止,芳心大悦。玄宗即命传旨、赐御史吉温黄金20斤,以酬其功:赐朱氏帛3千匹,粟3千石,并将荫其一子为千户,作为玉鱼的代价。从此以后,杨贵妃口中常含玉鱼,用以凉津沃肺,助润清喉,滋养毛发,保持其美丽的姿容。

  古代医典有介绍,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而无毒,含于口中,能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热,平烦懑之气,滋润心肺,助润声喉,滋养毛发。杨贵妃口含玉鱼,以凉津沃肺,正是古代养生家所提倡的“吞津”养生之道。


  唾液的成分相当复杂,除了99%的水外,还含有淀粉酶、溶菌酶、球蛋白、粘液蛋白、氨基酸、生长激素、维生素及少量的钾、钠、钙、镁等物质。具有消化、抗菌、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唾液腺分泌的唾液。经过导管进入口腔,不仅有清洁口腔润湿口腔粘膜、稀释食物的作用,还能帮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便会分解成葡萄糖。以利人体吸收利用。米饭在嘴里慢慢咀嚼会有一股甜味,就是这个原因。所以细嚼慢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就可以减轻胃肠的负担,有利于消化和胃肠的健康八唾液中的溶菌酶等能抑制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磷酸钙能促进牙齿的钙化,修复牙齿上的微小孔洞;粘液蛋白不仅具有润滑的作用,还可以中和部分胃酸,增强胃粘膜对抗胃酸的腐蚀,从而减少胃肠溃疡的发病率:唾液中的某些活性物质。还能抑制钠盐的重新吸收。可防止钠过多形成的水肿或高血压:而唾液中的一种调节血糖的激素,则可以防止糖尿病的发生。由此可见,杨贵妃含玉咽津以治病疗疾,是颇具医理的。


作者:

易俊杰 

刊名:

养生月刊

Journal:

HEALTH PRESERVING

年,卷(期):

2005, 26(11)

所属期刊栏目:

养生拾趣

机标分类号:

I20K24

在线出版日期:

2005-12-01 

页数:

共2页

页码:

1037-1038

2022/3/30 10:53:44 通过网页